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!
6歲的童童以前在家人眼中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,可是剛上小學一年級的他現在卻叫大人頭痛不已。從剛進小學,老師就開始不斷地找家長談話——童童上課總是有小動作:咬鉛筆頭,摳碎橡皮,用剪子剪紙,玩折紙,不停地在椅子上扭來扭去,有時下位子在教室內走動,常常丟失東西。課堂上不注意聽講,東張西望,找周圍的同學講小話。經常忘記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,成績總是忽高忽低……為此家長特意帶他去做了智力檢查,但童童的智力沒有問題。
在家里,大人們也發現他做事不專心,平常好爭吵,愛插嘴,很難靜下來傾聽別人的談話。無論到哪里他都閑不住。
童童的表現是“多動癥”兒童的典型表現。兒童多動癥全名是“注意缺陷多動障礙”,國際上公認的兒童多動癥總的患病率為3%-9%。有人會說,活潑好動本是孩子的天性,那么,如何區分兒童多動癥和正常的活潑好動呢?
正常兒童的活潑僅表現在特定的場合,比如在玩耍游戲時他會淋漓盡致地嬉戲打鬧;而在課堂上他會專心地聽講,遵守紀律;在公共場所或做客時也會規規矩矩,即使偶爾有過分的言行,但在家長的說教下也會知錯就改。但是多動癥兒童卻幾乎在任何場合、任何時間內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。上課也有類似的表現,聽講不專心,注意力易受外界無關刺激而分散。常招惹同學,所以經常遭到同學們的排斥。
多動癥兒童往往學習困難,粗心大意,總是在朗讀、作文、語言口頭表達等方面存在問題。雖智商大多在正常范圍,但多動癥兒童學習成績卻常常不理想。做事缺乏深思熟慮且不顧后果,常因為他們的攻擊行為(打架、斗毆)而與小伙伴難以和平相處。有2/3的多動癥兒童伴有其它相關的行為問題,如品行障礙(說謊、逃學、偷竊等)、對抗性障礙(經常發脾氣、跟家長老師有抵觸情緒、不服從、違反規則等)等。
如果您發現孩子有上述行為,不要掉以輕心,一定要到專科醫院檢查,以免延誤治療。
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 黃廣文
下一篇:小女孩執鞭當教的樂趣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讓孩子不因父母而自卑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